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劳动纠纷 > 劳动合同 > 正文

我国非全日制就业问题研究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11-8-26 10:48:10 人气: 标签:
 


一、 非全日制就业的重要意义


非全日制就业是与非全日制用工相对应的。两者实际上指的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从劳动者的角度来讲就是非全日制就业,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讲是非全日制用工。从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来看,只有产生非全日制用工需求,才会相应出现非全日制就业,非全日制就业(或用工)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并且比较灵活、便捷,适应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实际需要。


从国际上看,非全日制就业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广灵活就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国际劳工组织将非全日制就业定义为:非全日制就业是指其正常工作时间少于可比性全日制正常工作时数。欧盟将非全日制就业的定义为少于法定的、集体合同规定的或惯例的工作时间的就业。欧盟为缓解各成员国失业率较高的压力,颁布了《非全日制工作法令》,要求雇主为全体雇员提供弹性就业机会。非全日制就业是欧盟各国实施弹性就业发展战略中最普遍推行的做法。许多欧盟国家非全日制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达到1/4~1/3左右(1997年),其中荷兰占37%,英国占24%。在非全日制就业人员中,既有用人单位的非正式员工,也有正式员工。国外经验表明:推行非全日制就业不仅使广大劳动者能够分享就业机会,减少失业,而且有利于企业降低人工成本,适应灵活用工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非全日制就业主要是以小时工或钟点工的形式出现的。


从总体上看,在我国促进非全日制就业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应企业灵活用工的客观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用工需求取决于生产经营的客观需要,同时,企业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也要尽可能降低人工成本。实际上,非全日制用工的人工成本明显低于全日制用工。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采用包括非全日制用工在内的一些灵活用工方式。从2001年以来,一些地方劳动保障部门陆续制定了有关非全日制用工的政策规定,将非全日制用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上来,突破了传统的、单一的全日制用工模式,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深化我国用工制度改革的一个新的突破口。


2.促进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在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非常尖锐、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就业竞争能力较差的情况下,各种灵活就业形式便成为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寻求再就业的主要途径。其中,非全日制就业在促进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有利于缓解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的矛盾,减少失业现象。国外的经验表明,通过推广非全日制就业方式,使劳动者分享有限的就业岗位,可以扩大就业容量。目前,我国劳动力大量过剩,劳动力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就业机会短缺。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实行非全日制用工制度,可以使企业在对人力资源的客观需求总量不变的条件下,招用比全日制职工更多的非全日制职工,从而产生就业岗位的扩增(甚至是倍增)效应,这将会出现另一种意义上的"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的现象,给广大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非全日制就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我国非全日制就业呈现迅速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在餐饮、超市、社区服务等领域,用人单位使用的小时工越来越多。据有关部门估计,目前我国城镇大约有6000万~7000万人从事各种灵活就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从事非全日制就业。下面将通过典型调查所掌握的有关资料来反映当前非全日制就业发展的一些现象:


(一)社区服务业非全日制用工发展较快。


社区服务业是适合非全日制就业的重要领域。近年来,为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各地都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社区服务业的优惠政策,推动了社区服务业的迅速发展。社区服务业适合发展各种灵活就业,尤其是非全日制就业更是适应社会服务的客观需要,有利于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


据调查,上海市在实施再就业过程中,鼓励和扶持下岗职工在社区服务领域创办非正规就业组织,在促进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上海市已经兴办了各种非正式就业组织一万多家,主要集中在社区服务业,吸纳从业人员超过15万人(其中大多数是下岗职工)。目前,非正规就业组织正以每月新增四百家左右、新增四千人左右就业的速度迅速发展。按上海市的有关规定,非正规就业组织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费由个人自主缴纳。


湖南省也十分重视发展社区就业。2001年全省兴办各类社区就业实体773个,新开发社区就业岗位9.1万个,其中新安置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8.3万人。目前,全省仅从事家政服务的企业就达一千八百多家,其中多数员工属于非全日制就业。


(二)立法滞后影响非全日制就业的发展。


目前,由于国家和大多数地方都没有制定有关非全日制就业的法律和法规,以致用人单位在非全日制用工方面无法可依。一些企业尽管需要实行非全日用工办法,但因无法可依而难以实施。例如:宁波三江购物俱乐部是一家规模较大的经营连锁超市的国有控股企业,现有员工二千三百多人。年销售额15亿元。在这家企业中,收银员、理货员、装卸工占职工总数的60%~70%。超市营业存在周期性变化、客流量不均衡的特点,导致员工时闲时忙,使企业用工不均匀。针对这一特点并借鉴国外同行的经验,该企业于2001年初决定在部分超市对收银员、装卸工等岗位试行钟点工的用工管理办法。但是,由于缺乏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依据,并且在劳动关系、工资分配、社会保险等方面难以与现行的以全日制用工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法规相衔接,以致在试行钟点工制度一年之内便被迫终止实施,并倒退到全日制用工的轨道上去,将试用的钟点工全部转为全日制职工 。这项改革探索终因相关立法滞后而流产。


(三)非全日制就业岗位存在相对流失问题。


据调查,外商在我国开办的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连锁店,招用的大部分员工都是非全日制员工。例如,浙江麦当劳餐饮有限公司在全省有14家分店,招用员工一千三百多人,除一百多名管理人员属于全日制职工之外,其余服务员都属于记时工。其中,全职服务员占服务员总数的22%,他们每月工作时间在120小时以上,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社会保险;其余78%的服务员属于兼职服务员,每月工作时数最高限额为120小时,与企业签订劳务协议,企业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计时工的起薪点为每小时2.9元。又如,上海肯德基餐饮有限公司开办了八十家分店,现有员工五千多人。其中,服务员有四千多人,均按小时计酬,起薪点为每小时4元。在服务员中,只有不到25%的员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并缴纳住房公积金;此外,有70%以上的服务员属于劳务性质的计时工,企业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